李海鷗:音樂點亮藝術人生 生命深耕教育沃土
作者: 發表日期:2022年07月12日 17:16 點擊:[]
音樂點亮藝術人生 生命深耕教育熱土
——記山東省音樂與舞蹈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帶頭人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民歌傳承人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博士生導師李海鷗教授
“人總是要做些事,特別是心懷感恩,才能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才能對得起養育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師長,對得起培養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山東省首個音樂與舞蹈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帶頭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教學名師李海鷗教授經常對學生們說的話,也是她努力恪守、踐行的人生信條和行為準則。
在潛心從教的29年中,李海鷗始終堅定鑄魂育人的師者信念,堅守深耕不輟的學術熱忱,敦品修身、立德樹人、無私奉獻,用一句句發人深省的話語、一首首動人心弦的歌曲浸潤著音苑學子的心田,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創作了一大批藝術作品,產出了一大批學術成果,用熱情、執著、信念與奮斗刻畫了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最美模樣。
一、以明燭之光照亮學子前行路
“為人師表,其行正,應有儒雅之風;其志杰,可堪師表之率;其學富,能解學子之惑。”這是多年來李海鷗堅守和踐行的為師之道。也正因胸懷這樣的師道宏愿,才使得她在從教生涯中始終對學生、對學校、對教育飽含深情,用實際行動和豐厚業績詮釋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海鷗老師每次上課都是親自伴奏,親自示范,即使身患重病后仍堅持如此。”“記得有一次老師剛打完化療不久,因為怕影響期末考試,強忍著藥物副作用的折磨,拖著羸弱的身體堅持給我們上課,而且一上就是兩三個小時?!币魳穼W院學生王雅薇哽咽著說。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對教師德行的無上贊美,而李海鷗卻用生命書寫了它的真諦。她的學生無一不被她以明燭一般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奉獻精神所折服和感動。近30年來,她教育培養了千余名學生,遍布省內外知名高校、歌舞劇院、文化單位、基層教育單位、社會公益單位等行業領域,其中近百名學生在“中國音樂金鐘獎”“文華獎”“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獎賽”“全國高校音樂專業聲樂比賽”等知名賽事中屢獲大獎,為我國音樂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
“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為師”,李海鷗只想成為一名踐行“以學生為本,育桃李芬芳”的合格園丁,可她為學校、為教育做的貢獻早已不止如此。她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培計劃專家庫,獲評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第十八屆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山東省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山東省高校教學名師等稱號;榮獲山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位)、山東省首屆文化創新獎(第一位)、山東省研究生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第一位)、山東省“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等。
教學與科研緊密相連,作為高校教師,沒有教學的科研不可取,沒有科研的教學同樣不可行。李海鷗曾說她是山東省自己培養的第一位聲樂碩士研究生,從她自身的成長過程,她深知學科層次的提高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因此她下決心帶領團隊,圍繞教學中心地位,促進科研的全面發展。音樂為術科,藝術實踐性強,音樂教育是音樂與教育的綜合體,教育教學性強。李海鷗作為音樂與舞蹈學科帶頭人,她對自己的學術研究從沒有放松要求,總是立足專業技能基礎,將學術研究與教書育人緊密結合,先后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專業比賽大獎20余項,在CSSCI等來源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主持參與國家藝術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主編參編多部教材。她帶領團隊產出了一大批教研高質量成果的同時,音樂學專業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山東第一)、山東省首批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山東省首批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B”類學科(山東第一)。
二、以盡燭之心力做社會貢獻者
“堅持藝術為人民、為社會主義服務”是李海鷗在服務社會方面的不懈追求。她自1998年加入山東省青年聯合會,曾任山東省青聯副主席、全國青聯常委,20年間她以篤行實干的精神忘我地投入到社會公益事業中,為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她常說青聯是社會公益活動的集中代表,難忘“青聯人”的社會責任,她常用父母教育她的一句話——“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鞭策自己。
正是秉承這種信念,李海鷗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服務事業,帶領團隊不斷深化與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合作,創新傳統藝術產業路徑,充分發揮師范大學優勢,在探索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有效銜接機制,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得到社會各界認可的同時,先后擔任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研究會副會長、首屆全國高校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等社會兼職。
李海鷗積極參加國家級、省部級重大公益演出活動,為“獻禮新中國60華誕”組織并主演中國紅色歌劇《黨的女兒》,帶領師生在山東巡演20余場,獲得山東省首屆文化創新獎;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發掘創編原創歌劇《流亡曲》,填補了中國近代音樂史中歌劇起源的空白;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省會大劇院舉辦“傳承經典、詠誦祖國——山東民歌專場音樂會”,被業內專家喬建中先生評說“這是繼1987年以來山東民歌的又一次全新展示,具有歷史性意義”。作為山東民歌傳承人,參加中央電視臺《中國民歌大會》,演唱《趕集》《誰不說俺家鄉好》等山東民歌,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等重大演出活動,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李海鷗帶領學院師生積極參加扶貧與公益事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與山東省慈善總會聯合成立了“快樂童年合唱團支教志愿者隊”;2018年山東省美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落地音樂學院;2014—2022年完成省非遺項目——80首山東民歌復原制作;2018年指導創業項目“喵吉卡”獲山東省“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建成山東師范大學創業項目實踐基地,為100余名大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崗位,培養學員500余人,策劃藝術活動近百場,成為大創項目實體落地的典范。2021年獲批“濟南市2021年市校融合發展戰略工程——音樂與舞蹈文化產業研究院”項目,為區域文化“兩創”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以燃燭之志引領學科攀高峰
2021年7月26日,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一條重要消息轟動了全國音樂與舞蹈學界。這一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增列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單位名單,山東師范大學音樂與舞蹈學位列其中,實現了山東省此學科建設零的突破,成為全國大學中擁有音樂與舞蹈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第14所學校。這一天,有一個先后承受21次化療、51次放療的人,聽聞訊息,百感交集,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她就是李海鷗?!盀槭裁次业难劾锍:瑴I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幾個月后,在山東師范大學2021年度表彰大會上,李海鷗接過校領導頒發的特別貢獻獎,懷著滿腔熱忱現場清唱了由著名詩人艾青作詞、陸在易作曲的藝術歌曲《我愛這土地》,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了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對山師母校的敬愛、對學界同仁和全校師生的感恩之情。
自2003年擔任音樂學院副院長以來,她肩負起教學與管理雙肩挑工作。在學校,她往返于辦公室與琴房教室之間,在工作之余,她往返于舞臺演出與學術會議之間,忙碌的工作、充實的生活使她漸漸成為“生活中的女漢子”“工作中的鐵娘子”,在不斷地磨礪中,她逐漸在全國音樂界打開了局面,取得了學術話語權,為山師音樂學院的學科建設和學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她帶領下,學院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忙碌的工作和巨大的壓力促使李海鷗長期飲食休息不規律,在2019年11月底她被確診為直腸癌,這天大的打擊曾經讓她害怕過,但她心中還有博士點建設的夢想未完成、還有她心愛的學生和心心念念的舞臺講臺等著她,因此,她鼓起勇氣接受治療,去跟山東省腫瘤醫院的醫生談條件——打化療、做放療,能不能不手術。面對她的執念,感動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于金明院長,于院長開始嚴肅地說:“你只能上半天班,那半天必須保證休息?!敝钡胶髞恚推拮佑诎矀惻慷急贿@位不要命“鐵娘子”感動了。在她生病的近三年,她沒有停下工作的腳步,一面積極面對治療,與病魔作斗爭,一面不辭辛苦、忘我工作,除去治療的時間,老師和學生看到的依然是她忙碌的身影和堅強的笑容。功夫不負有心人,近三年,她帶領團隊先后獲批山東省高水平優勢特色培育學科(音樂與舞蹈學科是山東唯一),音樂學、舞蹈學、音樂表演三個專業的國家一流專業立項建設點,2021年在全國9所申報博士點的高校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一所獲批音樂與舞蹈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高校,開創了我省音樂與舞蹈學科博士層次人才培養的新天地,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棟梁。在教書育人這樣一個偉大事業的征途上,李海鷗雖只是千萬園丁中的一個,但她盡自己所能,用音樂點亮藝術人生,用生命深耕教育熱土,以平凡的身軀鑄就了新一代最美教師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