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禾鳴:把一所學校變成五十所學校的教育航母

    作者:當代教育家傳媒 楊柳 發表日期:2021年11月24日 16:20  點擊:[]

    他原本在高等學府工作順風順水,卻被突然調任小學擔任“滅火”校長;他以獨特的謀略,把“火山噴發”的小學引入蓬勃發展的寬廣大道;他在20年前就推出強有力的減負措施,學校成績卻節節攀升,學生素養全面提升……

    他以服務為核心理念:為學生成長服務,為老師發展服務,營造出鳥語花香的教育生態;他敏銳善思,抓住時代賦予的發展機會,以獨特的經營天賦,從一所小學出發,孵化出擁有五十多所學校的大型教育集團,把優質教育的種子,撒播到齊魯大地的角角落落;他從不挖其他學校的人才墻角,而是立足集團,本土培養,一批卓越的校長和骨干教師團隊脫穎而出,在他的帶領下披荊斬棘,一路向前……

    他是苗禾鳴,山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常務副理事長、總經理。他是儒商,是文人,是跨界者;他更是教育大地上的園丁,在陽光下揮汗如雨地耕耘,收獲一個又一個瓜果飄香的秋天。

    臨危受命

    1998年7月,悶熱的午后,山東師范大學黨委辦公室里,一個年輕人正在向師大黨委書記周志仁“抗議”:

    “周書記,山師附小我真不能去,我哪會做小學校長呀?更何況如今學校正一團亂,需要有經驗的老同志出馬。”

    “小苗,你一身正氣,辦事有原則又靈活,一定能干好!”書記始終不松口。

    小苗一臉為難,“有沒有更合適的人?”

    “也不是沒有?!?/p>

    “那為啥非派我去?”

    “年輕人需要歷練?!?/p>

    此時的附小因為擇校問題剛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外部滿城風雨,內部矛盾重重,時不時有老師到師大黨委上訪。周志仁書記說:“這樣吧,你先放手去干,我在會議紀要里加上:‘如果苗禾鳴提出要回到山師大工作,一定讓他回來?!?2歲的苗禾鳴臨危受命,走馬上任山東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這是苗禾鳴第一次接觸基礎教育,之前他一直在山東師范大學工作。誰也不承想,這一次大跨界,竟埋下了未來一個大型教育集團的種子。

    新校長

    來山師附小履新第一天,苗禾鳴就趕上了老師吵架。兩位老師吵得不可開交,其他老師圍著看熱鬧,完全沒把這位新校長當回事。時任書記兼代理校長有點尷尬:“苗校長……要不,您先回去吧,改日再來?!泵绾跳Q非常堅決:“不!今天報不了到,傳出去之后就永遠報不了到?!彼敊C立斷讓一線老師放學,召開中層干部會議,正式就職。

    暑假開始,苗禾鳴帶著領導班子改革學校制度,引入校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績效工資制等等,用制度凝聚共識,緩和內部矛盾。改革的第一把火,就燒向了收入分配“大鍋飯”。苗禾鳴的一位老鄰居恰好也在附小任教,他私下提醒:“苗校長,你改革什么都行,就是不要動獎金。大家都看重錢,改獎金容易改出矛盾。”苗禾鳴不含糊:“不行,改革不改錢,那就等于沒改?!?/p>

    苗禾鳴到任時,山師附小幾乎沒有崗位工資、績效考核的概念,校醫、門衛、骨干教師的收入均等,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大伙自然撿著輕松的活干。苗禾鳴用“課時系數”重新分配獎金,語數英三科的課時系數最高,要想拿滿績效工資,其他科任老師就要增加課時,或者承擔其他工作。

    新規一出,議論紛紛。苗禾鳴親自去老師的辦公室談,為老師們解讀政策:“所有學科對于孩子的成長同樣重要,但語數英三科始終有考試壓力,因此我們設計了更高的績效系數。”而其他學科老師要想提高績效獎金,就要增加課時。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也很快跟進,同時落實“全員聘用制”,允許老師應聘其他學科,就這樣,“大鍋飯”沒了,多勞多得的機制讓學校漸入佳境。老師們開始爭挑重擔。

    釋放了老師的活力后,苗禾鳴將目光投向了課堂。

    優質輕負

    山東一直是高考大省,學生們從小學開始競爭,承受巨大的課業負擔,挑燈夜戰寫作業已是常態。苗禾鳴踏入附小的第一年,就旗幟鮮明地提出:減負,從作業開始。于是,一系列大膽又極具可操作性的改革落地了。一二年級取消書面家庭作業;中高段作業“單雙號限行”:每天只有一科老師可以布置書面作業,且嚴控完成時間,其他科目當天只能布置口頭作業;讓學校老師靈活設計作業;“作業上網”:附小所有班級的作業都要上網站展示,任何人都能看到附小各班作業,鼓勵老師們進而互相學習,改進作業形式。

    要減負,首先要得到家長的認可和同意。苗禾鳴與家長分享自己的作業減負思路,例如“作業速度比質量更重要”“先完成,再完美”……這些理念深受家長認同。他還在學校官網設立家校留言板,隨時回應家長的各種質疑與批評。負擔減輕了,考試怎么辦?苗禾鳴說:“把考試當作業,把作業當考試?!别B成隨時應對考試的習慣,真正考試時學生會更加從容。果然,附小孩子的學業成績不但沒有下降,還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負擔減輕了,笑容多了,附小的教育改革之路走得更加輕快,苗禾鳴也得以騰出精力打造課程體系,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更多選擇,為孩子的世界打開一扇“天窗”。

    今天,當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下發一個又一個紅頭文件來為孩子減負的時候,大家都不得不欽佩當年苗禾鳴的眼光、理念和魄力:他總是那個走在前面的人。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苗禾鳴在青島一個叫“山東頭”的小漁村長大,幼時常常在海中暢游。童年經歷讓他對游泳充滿了好感,擔任附小校長后,他敏銳地意識到,游泳是非常好的鍛煉方式、求生技能,肯定是未來青少年的必修課。2000年,苗禾鳴在附小四年級全面推廣了游泳課,附小成為濟南市第一個開設游泳課的學校,后來附小所有的聯盟校也都開設了游泳課。

    “游泳”成了苗禾鳴旗下學校的一張名片。苗禾鳴一直認為,童年決定了人生的底色,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就是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不應滿足于讓孩子“學得開心,考得輕松”,要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廣闊的視野,更多樣的可能。從2005年開始,苗禾鳴就推出了研學行動,帶著孩子周游列國。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日本……師生足跡踏遍全球?!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在附小得到了完美的踐行。2004年1月,附小拿到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證書,這個證書肯定了附小的教育質量,管理體系的規范,同時給了附小與國際教育自如交往的通行證。

    豐沛的教育資源,更大的平臺與視野,令附小師生充滿自信,老師善于表現,學生勇于表達。大家的成績絲毫沒有因為外出研學而耽誤,反而因為外出的學習,眼界的開闊而越來越好。在苗禾鳴的帶領下,附小儼然成了學區內有口皆碑的好學校。評選“山東省教學示范?!睍r,山師附小由于歸省廳直屬,成了被遺漏的“燈下黑”,無緣申報。名單公布時,附小不在示范校之列。不僅附小的家長不樂意,社會上也不認同,一直把意見反饋到山東省教育廳。第二年評教學示范校時,沒等附小報名申請,區里、市里專門派人前往附小整理材料,早早把材料報送上去。

    “我的人生信念一直是只管耕耘,莫問收獲。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極致,你不要榮譽,榮譽都會奔你而來?!泵绾跳Q說。

    發現人,培養人,成就人

    盡管附小蒸蒸日上,社會口碑大為改善,但苗禾鳴從未忘記自己“為何而來”——為什么家長對于學區、擇校如此重視?根源在于人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和現階段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在教育問題上,中國家長向來既患寡又患不均。緩解矛盾僅僅靠公平不行,還要把蛋糕做大。經過五年的苦心經營,苗禾鳴已經為附小打造起了一支特別能戰斗的人才梯隊。他認為,人才的真正價值不是圈禁起來為一個組織所用,而應該流動起來,在更多的平臺上發揮能量,創造效益。他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結對薄弱校,外派附小骨干人才,智力幫扶,培植新的優質教育資源。

    2003年,第一所分校——山師附小雅居園校區開啟,依靠總校的制度、人才、經驗,很快大獲成功。此后,慕名而來的地方政府、學校越來越多,附小相繼創辦了齊魯、泰安、滕州等多所分?!綆煷蟾叫§`活采用委托辦學、聯合辦學、自主辦學等多種形式,辦學圖景越來越大,甚至輻射海外。經過11年積累與磨礪,2014年2月,山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集團正式成立,苗禾鳴任集團總經理。

    截至目前,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已經擁有近50多所分校,其中地級市學校47所(其中包括濟南,青島等二線城市22所、鄉鎮5所)——這讓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一舉成為山東省最大的基礎教育辦學機構。如此龐大的教育航空母艦,需要多少優秀的船長才能驅動??!通常,如此規模的教育集團會被視為區域教育人才的黑洞:雄厚的辦學力量會將周邊優秀的教育人才一網打盡,讓同行產生巨大的恐慌。在這方面,苗禾鳴又有完全與眾不同的觀點,他說:“一個集團學校,不能靠挖別人的墻腳來發展。如果大家都去挖墻腳,最終大部分墻都會倒掉,我們自己也無法獨善其身。人才必須靠自力更生,必須用自己的文化培養自己的團隊?!?/p>

    因此,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幾乎沒有從外部引入人才,而是以自己的優質學校為基地,借助山東師范大學的力量,招收大量優秀應屆生,還從大三甚至研一提前培養人才,這樣“周期更短,理念更合”。

    苗禾鳴將集團人才培養模式稱為“五多模式”——多地域、多校區、多學段、多崗位、多學科。

    多地域,指集團人才不僅要能在大城市開展工作,也能在菏澤、濟寧、滕州等離家較遠的地區開展工作。

    多校區,指在不同的校區進行鍛煉,培養老師的適應能力。

    多學段,指老師們可以跨學段教學,在不同學段的輪換中發現教育成長的奧秘。

    多崗位,指每位集團管理者不僅要抓教學,也要擔任其他的崗位,身兼數職。比如宣傳企劃部的部長于敬敬,也是歷山學校的德育副校長,同時還帶一個班的語文課。

    多學科,指集團大力培養“全科教師”,全科老師不是說能教所有的學科,而是能勝任所有關聯學科。全科老師的待遇將會更高。

    如何考核人才呢?從附小開始,苗禾鳴也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F在很多學校都追求量化評估,用數據說話。以為這樣就能做到公平公正。苗禾鳴卻不認同,他說:“教育有很多模糊地帶,在一間教室里,老師的心情會影響到每個孩子,影響到教學的效果。你說這個心情怎么量化?”所以,他強調要采用模糊評價+適度量化的方法。而從根本上,孩子喜歡,家長滿意,社會放心,這才是最重要的標準??梢粤炕?,如教學成績、衛生評分、安全、活動表現等,只占人才評價的50%便可。

    如何評價老師是否讓“孩子喜歡,家長滿意,社會放心”?評價權要交給學生和家長,比如通過教育局組織的社會滿意度調查;又如每學期開家長會,學校會在老師回避的情況下,給家長們發調查問卷。他認同海爾等企業的管理模式,萬物互聯,精益求精,但同時覺得教育需要適當模糊,過于精細化的管理反而會損傷教育本身。

    有了完善的人才梯隊,每一所合作校,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都會派出班子成員、骨干教師協助辦學。截至2021年5月,264名集團員工中,有83%被外派至各地辦學。隨著集團的輻射范圍越來越廣,新的挑戰也擺在了苗禾鳴面前:

    各地的辦學條件、辦學背景各異,“外來的和尚”未必會念本地的經。為了適應當地的辦學情況,外派校長、老師的服務期短則三年,長則十余年,有些老師要面臨與家人的分離,挑戰和壓力空前。

    黃沙百戰穿金甲

    2014年,陳仁波被外派到青島市紅島實驗小學。這是一所由7所農村學校合并在一起的新校。陳仁波“空降”擔任校長后,原來的7位校長突然變成了副職,根據當地的校長職級制,他們的薪水也因此下浮,自然不服氣。再加上原本七校的理念文化就都不相同,聚合到一起后本身就矛盾重重,還要求讓鄉鎮學校辦得比城市學校質量更好,不辜負山師大基礎教育的名聲,陳仁波真感受到了大山般的壓力。

    再見苗禾鳴時,陳仁波正在學校工地埋頭苦干,忽然聽說總校長要來看他,連忙前來相迎。苗禾鳴和他聊了一會,寬慰幾句,便急匆匆地走了。陳仁波目送著車子消失在拐角處,想到自己孤軍奮戰,不覺淚濕眼眶。他戴好安全帽,正要返回工地,卻見苗禾鳴的車子突又折返?!巴o你拿東西了,”苗禾鳴下車,匆匆打開后備廂,拿出一件保暖內衣遞給陳仁波,“青島不比濟南,氣溫低,很快就要降溫了,多保重!”隨保暖內衣附贈的還有一句詩:“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标惾什ǜ杏X手中拿到的不是一件保暖內衣,是苗禾鳴的期待、信任與關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案砂??!标惾什▽ψ约赫f。

    苗禾鳴的宗旨是,當合作校辦好交還給當地政府時,要做到“四個一”。一個好班子,一支好隊伍,一套好課程,一套好制度。

    紅島實驗小學和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的合同服務期只有三年,陳仁波要在三年內讓學校走上正軌,煥發生機,徹底打破農村學校的局限,同時服務期結束后要培養出一批合適的接班人,困難可想而知。

    學校一投用,陳仁波便開始完善激勵制度。允諾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只要好好干工作,一定想辦法幫你們拿榮譽,評職稱?!睂δ贻p老師,他從不以老校長、資深教師自居,而是“只有三年合同的打工人”,博得年輕人會心一笑。謙虛、沉穩、能干的陳仁波,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大家都積極配合他的工作。

    苗禾鳴曾說過“辦教育硬條件不一定要硬,但軟件一定要軟?!标惾什ㄔ诩t島實驗小學主張兼容并包,文化再造。通過理念輸出,師資培訓,課程開發等方式提升紅島小學的軟件。

    一方面他分批次將老師送往集團各所成熟優質的學校培訓,培訓時間最長達到半年。讓老師“脫胎換骨”,帶回各校優秀的辦學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他進行人事改革,大膽起用年輕老師,讓一大批年輕教師任職重要崗位,使學校注入了更多新鮮的血液,煥發更多活力。很快校園文化塑造起來了,教師專業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陳仁波到校的次年,2015年,紅島中心小學便有9名教師在青島“一師一優課”評選中獲得“青島市優秀課例”;5名教師在山東省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同課異構活動中分獲一、二等獎;2016年在由山東省教學研究室舉辦的省內教學頂級賽事——山東省優質課大賽上,學校有兩名教師獲得山東省優質課評比一等獎,一名教師獲得二等獎,實現了紅島經濟區劃區以來首次有教師參加山東省優質課大賽就獲得一等獎的重大突破。

    陳仁波在紅島實驗小學的三年,學校獲得了“全國網絡安全示范學?!薄吧綎|省文明校園”“山東省綠色學?!薄扒鄭u市現代化學校”等18項青島市以上的榮譽稱號,承辦了山東省中華詩文教育學會第七屆年會、山東省小學教育發展共同體同課異構大賽等多項活動。

    舊貌換新顏,老瓶裝新酒,原本的農村學校煥然一新成為優質校。一系列的改變令學校的老師自己都感到目瞪口呆,他們也因此煥發了更多的教育熱情,由于政府一再挽留,陳仁波征求了苗禾鳴的意見,原本只打算待三年的他,索性把家從濟南搬到了青島,在他離開學校奔赴下一所學校時,他的妻子也來到了這所他為之奮斗了三年的學校工作。

    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團隊:由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地域的人組成,面對的也是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一樣體制的各種類型的學校。但他們每到一地,總能旗開得勝,迅速打開局面,引來家長的熱烈歡迎。

    當記者詢問苗禾鳴制勝的秘訣時,苗禾鳴淡淡一笑:“我們真沒有什么特殊的招數——教育也不能靠什么招數來改變。很多集團化辦學熱衷于課程改革,熱衷于引入所謂名校長、名師,我們更看重的是理念的改變。我們首先給新學校引入的就是先進理念:管理的理念,教學的理念,服務的理念,師生關系的理念……通過理念重塑,我們推動師生精神面貌和氣質的改變,從而激發老師內在的驅動力,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p>

    其實,這才是教育真正需要的改變,是觸及教育靈魂和本質的改變。

    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苗禾鳴有很多夢想,他希望未來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成為一個大的資源平臺,能夠讓全社會共享優質課程和教學。

    這個夢想已經開始插上翅膀起飛:集團和科大訊飛、騰訊、阿里巴巴等著名技術公司建立合作,由它們提供網絡技術支持,大力構建屬于自己的在線教育資源平臺。未來集團作為大的教育資源平臺,將給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輸出好的教育資源,包括學校管理,文化理念,課程資源、人力資源、教育咨詢、教育培訓……

    “將軍趕路,不追小兔”是苗禾鳴常念叨的金句之一,也是苗禾鳴的處事準則,他也一直秉持著這樣的準則來推動集團的發展。

    他每一年都會給集團定下八字的發展目標。

    2014年,“以量求大,奠定基礎”。

    2015年,“以質圖強,內涵發展”。

    2016年,“確立體制,創新機制”。

    2017年,“恪守理念,穩中求進”。

    2018年,“提質增效,打造高地”。

    2019年,“攻堅克難,轉型升級”。

    2020年,“標定方位,篤定前行”。

    2021年,“創新賦能,鞏固提高”。

    ……

    一個美好的教育伊甸園,正在苗禾鳴和他的戰友辛勤耕耘澆灌之下,在齊魯大地上,吸納天地精華,沐浴陽光雨露,盡情生長著,綻放著。(來源:當代教育家傳媒 楊柳)

    報道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MKUBgKwJFDpW7hTO2FqhJA


    分享到:
    成人午夜小视频_国产午夜电影在线观看_51免费午夜啪啪_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