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婷研究團隊在《教育研究》等發表系列研究論文
作者:經濟學院 發表日期:2025年07月16日 19:24 點擊:[]
近日,山東師范大學經濟學院范曉婷副教授研究團隊先后在《教育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教育學報》《教育與經濟》等高層次期刊發表4篇文章,形成關于教育與共同富裕研究的重要系列成果,回應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明顯提高,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政策要義。
系列文章分別聚焦“教育何以促進共同富?!薄敖逃我再x能中等收入群體擴容”“教育何以防范中等收入群體滑落”“教育何以提振不同收入群體消費需求”四個關鍵議題,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人民屬性,為發揮教育賦能中等收入群體擴容提質功能及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與實證支撐。
“教育何以促進共同富?!?003—2020年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發表在教育領域頂刊《教育研究》,首次系統分析了教育與共同富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理論評估框架,深度剖析了教育賦能共同富裕的四維作用機理,實證檢驗了教育賦能共同富裕的成效及異質性,著力提出了教育賦能共同富裕的政策優化路徑,解決了教育何以促進共同富裕這一重大理論問題。
在“教育何以防范中等收入群體滑落?——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數據分析”(《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一文中,檢驗了教育何以防范中等收入群體滑落,發現教育能夠通過提高家庭就業穩定性、提升風險防范意識有效防范中等收入群體向下滑落,教育防范中等偏下收入群體滑落的效用大于中等及中等偏上收入群體,接受高中及以上階段教育能夠更加有效地防范中等收入群體滑落。
“教育人力資本能否賦能中等收入群體擴容?——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教育與經濟》)一文闡述了教育對中等收入群體擴容的“提低”與“穩中”效應,探究了教育對低收入群體中“弱勢群體”的提低作用更顯著的效用差異,提出了教育賦能中等收入群體擴容具有顯著的代際累積特征與空間異質性,檢驗了財政教育支出對教育人力資本擴容效應的正向調節作用。
“教育能否提振居民消費需求——基于家庭收入階層異質性的分析”(《教育學報》)一文認為,教育通過收入效應與擠出效應的雙重渠道作用于消費能力、意愿及層級,且表現出鮮明的收入階層異質性,表現為教育能夠顯著提升各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與消費層級等。
相關研究得到國家社科基金高層次領軍人才項目、山東省青創團隊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