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商志曉: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創新局面
作者:商志曉 發表日期:2023年02月07日 10:15 點擊:[]
2月6日,《學習時報》05版刊發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商志曉、教師朱文琦理論文章《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創新局面》,全文如下:
高校是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事關意識形態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置于我們黨治國理政全局的戰略地位,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予以統籌,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探索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就、創造新經驗,全面開創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突出政治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步交織、相互激蕩,對新形勢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處于人才培養和意識形態工作前線的高等學校,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尤為重要、尤為關鍵,務必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黨和國家立足新方位,適應新形勢,著眼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科學謀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合乎實際而又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引領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邁上新臺階、展現新氣象。
一是戰略定位更加清晰。戰略上判斷得準確、謀劃得科學,我們就能贏得主動,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有可靠保障。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2018年9月出席全國教育大會,2019年3月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予以全方位謀劃,為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敝醒氤雠_一系列文件,把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視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高等學校及相關教育機構,務必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務必把對師生進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好。
二是政策安排日趨完善。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黨和國家加強頂層擘畫,出臺一系列制度規定、政策安排和配套措施,指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深化推進。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系統闡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同年12月,教育部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要求充分發揮課程、科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構建“十大”育人體系。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強調“配齊建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2020年,《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相繼發布實施。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22年7月,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委聚焦“大思政課”,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一系列方法措施的制定,既有頂層架構又有專門部署,各自既相對獨立又內在統一,有力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落細落實。
三是教育模式創新發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隨著時代變化和實踐要求,不斷進行創新和發展。從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基本設置及后來的“56方案”,到改革開放以來的“85方案”“98方案”“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模式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探索、不斷完善發展的進程。進入新時代,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態勢,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更加錯綜復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增強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對思政課改革創新作出明確要求。中央要求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近年來,各高校在“三全育人”模式指導下創造性開展工作,科學設置思政課程體系,扎實推動改革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體謀劃、系統推進的體制機制正在加快形成。
四是隊伍建設不斷加強。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強調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建立中青年教師社會實踐和校外掛職制度,完善教師評聘和考核機制,明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納入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截至2021年11月,我國登記在庫的高校思政課專兼職教師超過12.7萬人,其中專職教師超過9.1萬人。在專職思政課教師隊伍中,49歲以下的教師占77.7%,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占72.9%,具有高級職稱的占35%,擁有博士學位的有1.79萬人。這表明,高學歷、年輕化已成為思政課教師隊伍發展的鮮明特點。
五是教育成效顯著提升?!八枷胝喂ぷ鲝母旧险f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秉h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取得顯著教育成效。在機構設置及團隊建設上,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發展到2021年的1440余家,中宣部、教育部重點建設了37家全國重點馬院,教育部支持建設了200余個優秀教學科研團隊,為加強理論研究和思政課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在課程改革上,全國課程思政建設系統推進,地方課程思政建設各具特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開展。各地各校廣泛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豐富育人資源,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在榜樣示范上,國家層面連續開展教師中的“時代楷?!币约叭珖虝丝?、最美教師、模范教師、優秀教師評選表彰,涌現出于漪等“人民教育家”、張桂梅“七一勛章”獲得者以及李保國、黃大年等一大批師者典范,充分發揮了典型引領帶動作用。思政課不斷豐富講授內容、創新授課方式、增進吸引力與感召力,愈來愈受到學生們的歡迎。調查顯示,99.4%的學生認為“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廣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更加鞏固,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更加堅定。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造豐富經驗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我們毫不動搖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毫不動搖堅持高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在積極探索、主動作為的過程中,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穩步推進、全面提升,積累創造了大量豐富的寶貴經驗。
一是堅持理論創新與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行動。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我們黨在推進理論創新的同時,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校教育全過程。教育部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重大專項,加強系統化、學理化和分領域、分專題研究。各高校全面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健全建強思政課課程體系。這些重要舉措,強化了高校師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深化理解和系統認識,堅定了廣大師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二是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良性互動。頂層設計突出系統謀劃、整體架構,明確發展方向,提供原則遵循;基層實踐注重先行先試、創新探索,豐富實施路徑,拓展踐行渠道,二者相互依存、辯證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從加強和改善黨對高校的領導、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加強課堂教學和各類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管理、加強隊伍建設、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等方面作出頂層設計。以此為基礎,各地各高校立足實際,結合地域優勢和歷史文化資源,從自身辦學定位、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模式出發,健全完善校領導、院(系)領導聯系師生、談心談話制度,創新推進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創造性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及陣地建設,因地制宜將思政元素、德育理念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及社會實踐中,有效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孤島”問題。這些創新實踐,既貫徹了中央要求,又彰顯了地方特色;既體現了政策規劃的引領指導作用,又充分激發了高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是堅持遵循規律與改革創新協調統一。進入新時代,我們堅持以師生為中心,探索并遵循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切實把握好師生思想特點和發展需求,持續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深化認識高等教育教學授業、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基本規律,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彰顯生機活力。同時,充分發揮各地各校主觀能動性,鼓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政課教師改革創新,從時代需要、社會實踐和學生實際出發,推進思政課理念思路、方法手段創新,優化內容供給、改進教育方法、創新工作載體,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和實效性,極大地激活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生動力,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愈加充滿活力。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目標是奮進的方向。在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迎著問題上,著力聚焦重點任務、重點群體、重點領域、重點區域、薄弱環節,強化優勢、補齊短板,加強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努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上下足功夫。另一方面,我們堅持目標導向,引導師生立足發展、放眼未來,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終朝向“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目標追求,將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在立德樹人的各環節,融入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全過程。
推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1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當代中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立足新起點,必須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繼續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向前進,為服務黨和國家戰略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一是持續加強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是總結黨的百年歷史得出的必然結論,是開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證。要堅持黨對高校的絕對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黨的建設貫穿高校辦學治校始終。進一步完善高校黨的領導體制,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標準,選好配強高校領導班子特別是黨委書記和校長。強化院(系)黨的領導,發揮院(系)黨委(黨總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高校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健全地方黨委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組織協調、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是不斷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實踐發展永無止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需要與時俱進。堅持改革創新理念,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將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起、承擔好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改革創新主渠道教學,善用社會大課堂,搭建大資源平臺,構建大師資體系,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三是進一步強化高校思政課程體系化建設。要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嚴把選用、管理、考核中的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對標“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求,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來講思政課。要優化課程教材建設,足額安排教學課時,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群建設,把黨的創新理論深度嵌入到各門思政課教材和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專業教材之中。牢記“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善用政治導向正確、學生喜聞樂見、內容豐富多彩的呈現形式,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目的。提高實踐教學比重,豐富思政課實踐體驗,強化社會實踐育人,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聯合等協同育人模式,將思政課實踐教學學時學分及考核評價要求分解落實到位。
四是有效匯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合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政治性強、涉及面廣、環節多、要求高的系統工程。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戰略任務、戰略要求、戰略環境,前進征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在此背景下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加快構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堅持協同聯動,強化責任落實,充分調動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積極性,把“軟指標”變成“硬約束”,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生動局面,努力營造社會各界關心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圍,最大限度集聚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合力。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報道鏈接: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02/06/nw.D110000xxsb_20230206_1-A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