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真:不怕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作者:中國民盟山東省委網 發表日期:2018年11月08日 17:51 點擊:[]
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詞作《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中寫道:“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惫膭钊藗冏プr機,分秒必爭,埋頭苦干,實現既定目標。人生而有限,盡可能地拓展人生的長度和寬度,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課題,如何完美地解答這個課題呢?山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民盟山東師范大學委員會原主委林育真以自己的行動給我們作了最好的詮釋。
林育真,1937年4月生于福建廈門,1954年考入山東大學,畢業后至山東師范大學任教,在職期間曾任山東省實驗動物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農業生態環保學會常務理事。曾任山東省政協七屆、八屆常委,民盟全國六大、八大代表,民盟山東省委六屆常委兼文教委主任,于1999年及2001年先后由國務院及民盟中央表彰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治學嚴謹 精益求精
作為一名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多年來,她一直從事生態學和動物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并在環境生態學和昆蟲生理方面研究成果豐碩。她先后在國內外發表論文、著作60多篇(部),發表科普文章40多篇,有多篇論文發表在美國、德國的權威性專業學術刊物上,同時,有多項研究成果獲省級獎勵。另外,她還曾承擔筆譯德文科技資料、專利說明書及儀器設備使用指南的工作,共譯60余萬字。1986、1988、1992年連續三年獲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2003年,66歲的林育真正式退休。退休后的她并不想就此止筆,而是希望將其所學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盡最大可能地奉獻給社會,發揮知識的最大價值。寫書、編書成為她最初的嘗試。2004年,在退休后的第一年,林育真主編的新世紀教材《生態學》即由科學出版社出版;2005年,她主編的《動物精英》由濟南出版社出版,該書彩色印刷,圖文并茂,深得讀者喜愛;2009年,曾任兩屆山東省政協常委的她參編了《山東民盟賢達》,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林育真豐碩的學術成果和良好的學術聲譽,不斷吸引著國內外出版社上門約稿。2010年,她譯著的《地球的生態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本書是高教社與德國出版方辦理好版權事宜后,約請林育真翻譯的。該書內容延伸廣泛、涉及地貌學、氣候學、土壤學、生物學及農學等不同學科的專業語言。要求在8個月內完成翻譯,對當時已經72歲的林育真來說,其難度可想而知,而原著的特點與風格、豐富新穎的內容及其教學科研價值,讓她無法拒絕。經過不斷的學習、研究與考證,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最終,該書順利出版并影響深遠,至今仍極具極高教學科研價值。
多年來,林育真編輯出版的圖書已達29本,但每一本書的編輯寫作都煞費苦心,“要以非常認真的態度做書,一本好書對青少年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凡是有我署名的書籍,都經過了多遍的仔細核對,絕對不能出現任何錯誤,一個錯誤經過印刷后可能會被放大成一萬個錯誤,對孩子們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林育真非常嚴肅地說。為此,從書的撰寫、定稿到排版、印刷,林育真全流程的參與并監督;文字校對不厭其煩,書內配圖,為達到準確理想效果,她親自動手畫;為操作需要,她甚至自學了Photoshop和Corel Draw等軟件,方便改圖修圖和翻譯圖表。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原本不會用電腦的她硬是從拼音學起,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出了幾百萬字的書稿。在這個過程中,她還熟練學會了Email、MSN、微信、QQ等通訊工具。林育真對自己的要求是“要與時俱進,終身學習”。她言出即行,幾十年來一如既往,其行令人動容。
公益科普 行無止境
林育真是生態學者,同時也是科普工作者。退休到現在,她已經為山東省中小學堅持做志愿科普講座14年。如今,80歲高齡的她,依然活躍在講臺上,為渴求知識的少年兒童講述著生動活潑、貼近生活的科學知識。
林育真對科普的關注由來已久。她年輕時就關注中小學生的科普和教育問題,作為政協委員,這些年她撰寫了不少關于這個議題的提案。她認為,要以做學術論文的態度做科普?!爱斍埃鐣弦恍┛破辗绞胶蛢热葸€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知識不夠嚴謹,語言不太優美,知識點少,甚至有些說法是違反科學常識的。在幼兒和小學教學中,有些針對動物的描述,加入了太多不合理的修飾,如果認真觀察便會發現,動物自有‘天趣’,無需人為‘趣味’”,她認真地說。
每次公益科普講座,林育真都認真嚴肅地對待。每次講座前,她都會根據根據科普學生的不同年齡、城鄉差別等因素重新備課并修改PPT,以保證最好效果。筆者有幸體驗了她在山師附小五年級一班做的主題為《神奇的動物世界》公益科普講座。講課方式靈活多變、語言樸實自然、科學嚴謹、信息量大、針對性強,使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林育真認為,科普要從小做起,自己會以準確的語言將最新知識傳授給他們,這樣,孩子們容易記得牢、記得準、學得快、理解深。
行無止境,林育真今年已經做了11次公益科普講座,涵蓋棗莊、濟寧、平陰等地。每到一地,她總是盡可能多的安排講座次數和授課學校數量,“讓孩子們多聽一些吧,出來一趟不容易,既然做了科普,就要對孩子們負責”,林育真微笑著說。這個80歲老人對科普的熱情和赤誠,溫暖著每一個熱愛科學和公益人的心,如此繁忙的林育真又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呢?
盡職盡責 樂觀生活
無論是寫書、編書、還是外出進行公益科普講座,林育真都要事先安頓好老伴兒的生活。她的老伴兒曾是山東大學體育室主任,上世紀70年代末因病休養,后來離休,又罹患眼病,一直需要人陪護,而兩個子女,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德國,林育真便一個人承擔起照顧老伴兒的重任,做起了“八大員”——炊事員、護理員、采購員、讀報員、通訊員、理發員、聯絡員、修腳師。今年老伴兒已年近90歲,但仍思路清晰,氣色很好,可見其日常照顧的用心與細致。
編寫書籍的工作量極大,要占用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可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采訪中得知,多年來,林育真一直都是利用老伴兒午休的這段時間進行寫作,直到下午四五點鐘才騎上自行車到超市采購生活物品。為了節省時間,她還學會了網上購物,家里的臺燈、輪椅、沙發等都是她從網上購買的。多年來,忙碌和辛苦的護理生活并沒有改變林育真樂觀的生活態度,她用自己的堅韌和努力完美地處理著生活開給她的一次又一次玩笑。
為保持旺盛的創作和工作精力,林育真近幾年開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仰臥起坐,從一開始一個也做不起來,到現在一次能做20多個,足見她的堅定毅力?!吧碜庸沁€行,我年輕的時候練過,還是體操健將呢”,她說。原來,她曾獲得過青島體操全能、單項冠軍。說著,林育真取出以前珍藏的照片,讓人一下子回到了她年輕時的歲月:青春的面龐,熱血沸騰。如今的林育真,依然那么獨立、優秀,經過不斷的運動練習,她外出做科普講座,從不需要別人攙扶。步履矯健、開朗樂觀的林育真,以從未停止的奮斗熱情和與時俱進的不懈追求,譜寫出了行無止境、老有所為的新篇章。(民盟省直五支部 李愛珍 張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