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牛林杰教授:中韓人文交流的傳統與特點

    作者:外國語學院 董方馨 鐘潔 發表日期:2020年11月26日 16:19  點擊:[]

    11月24日下午,外國語學院聯合社會科學處主辦的第1093期社科大講壇依托騰訊會議線上舉行。本次講壇也是學校70周年校慶系列學術活動之一,特邀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牛林杰教授作了題為“中韓人文交流的傳統與特點”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外國語學院院長王卓教授主持,學院部分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及外校部分韓國語專業學生聆聽了此次報告。

    牛林杰貫穿古代、近代、現代及未來四個時期講解了中韓人文交流的傳統和特點。他首先講到,中韓人文交流追溯至古代,一有徐福東渡。秦始皇時期,徐福率領三千童男女自山東沿海東渡,傳說遍及韓國南部與日本,成為歷史上中日韓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幾千年來一直是人們研究和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二有留學生交流。在世界留學生教育史上,中國是開展留學生教育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留學生教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三有使臣交流。中國歷史上的名使臣徐福、張騫、玄奘、鄭和及朱之蕃等。牛林杰還講到,中韓人文交流發展到近代,金焰、李范奭等人做出了突出貢獻。到現代,中韓關系在此次疫情中也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友好關系得到進一步確認,一些薄弱環節也顯露無疑。最后牛林杰談到中韓人文交流的未來。兩國國民之間的認知錯位是一把雙刃劍,是阻礙中韓人文交流的主要障礙。中韓需進一步深化人文交流,摒棄成見和誤解,重新認識對方,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牛林杰,山東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一般項目、山東省社科基金項目等各類縱橫向科研項目30余項。學術專著《韓國近代文學與梁啟超》獲2004年大韓民國學術院優秀學術圖書獎。出版著作、譯著4部、教材18部,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主要研究領域是韓國近現代文學和中韓人文交流,研究專長為中韓文學比較研究、東亞抗日文學比較研究等。

    分享到:
    成人午夜小视频_国产午夜电影在线观看_51免费午夜啪啪_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