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王震中教授:改革開放40余年中國文明和國家起源的研究
作者:齊魯文化研究院 陳浩然 發表日期:2020年11月10日 11:49 點擊:[]
11月7日下午,齊魯文化研究院與社會科學處聯合舉辦的社科大講壇1073期在千佛山校區逸夫樓106報告廳舉行。活動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原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震中作了題為“改革開放40余年中國文明和國家起源的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由齊魯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呂文明主持,齊魯文化研究院全體師生以及部分校內師生共同聆聽了報告。
在講座中,王震中從不同方面向在座師生講解了改革開放四十余年來在中國文明和國家起源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首先,他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關于文明要素的研究以及用文明要素研究早期文明的局限性,從而引出了講座第二方面的內容,即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國家形成標志的研究。在國家形成標志方面,王震中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并通過與學術界其他學者的討論向在座師生們說明了觀點的合理性。在第三個方面,王震中講解了“酋邦”理論在國家起源研究中的運用,通過舉例和對比的方法將學術界的各種觀點展現在大家面前,使在座師生對“酋邦”理論有了充足的了解,拓展了知識面。王震中在講座過程中思路分明、條理清晰,淵博的學識和生動的表達引人入勝,在講座過程中隨機應變,用手邊的話筒、茶杯等做比喻,為師生們形象地講解難點,令人印象深刻。最后,王震中熱情地回答了在座同學提出的問題。
王震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原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殷商文化研究會會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