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曹峰教授:反思中國哲學寫作模式——以三個個案(名學、宇宙論、黃老道家)為例
作者:齊魯文化研究院 刁春輝 發表日期:2023年03月20日 16:11 點擊:[]
3月18日下午,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和社會科學處聯合主辦的社科大講壇1274期暨齊魯文化論壇115期在千佛山校區逸夫樓報告廳舉行。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曹峰教授應邀作題為“反思中國哲學寫作模式——以三個個案(名學、宇宙論、黃老道家)為例”的學術報告。報告由齊魯文化研究院院長呂文明教授主持,齊魯文化研究院原院長、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江林昌教授作學術總結。齊魯文化研究院師生和千佛山校區其他院系部分學生共同聆聽了講座。
曹峰以二十世紀中國哲學的研究作為論述起點,指出二十世紀的中國哲學研究成就很大,但問題也很多。曹峰通過名學、宇宙生成論和黃老道家三個個案為中國哲學的返本開新提出自己的理解。他指出,二十世紀的名學研究在西方背景下研究往往重視“名”的邏輯學、知識論意義而忽略中國哲學“名”思想背后的政治、倫理訴求。在宇宙論研究中,受西方哲學影響,往往只關注生成論“生之”的問題,而沒有討論“畜之”的問題。在生成論問題上,中國哲學中除了“他生”模式,還有“相生”“自生”“化生”等模式,都有中國哲學自身的特點,與西方不同。在道家研究中,過去的研究重視老莊,而忽略先秦到魏晉時期黃老道家影響更大的事實。最后,曹峰提醒大家要注意運用西方學術理論、框架、范疇、概念、方法理解中國哲學時的局限性,要注意傳世文本和出土文獻反映出的思想復雜性和多元性。
曹峰,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老子學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曾獲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黃老道家思想史》首席專家。善于利用出土文獻研究先秦秦漢哲學、道家哲學、諸子學,已經發表論文近180篇,譯文40余篇,著作、編著、譯著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