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孫有中教授:外語教育與跨文化思辨育人

    作者:外國語學院 董方馨 葛云鋒 發表日期:2021年06月08日 16:26  點擊:[]

    6月4日,外國語學院聯合社會科學處主辦的第1156期社科大講壇于長清湖校區文淵樓B區242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特邀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孫有中教授作了題為“外語教育與跨文化思辨育人”的學術報告。本次論壇由外國語學院院長王卓教授主持,學院部分骨干教師、研究生及本科生聆聽了此次報告。

    講座一開始,孫有中首先界定了“跨文化思辨育人”的含義,并闡述了“跨文化思辨育人”中“跨文化”“思辨”和“育人”之間的內在聯系。孫有中認為,思辨能力首先是跨文化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離開思辨能力,將會導致跨文化能力的經驗化甚至膚淺化。在界定“通過跨文化實現思辨”時,孫有中指出,思辨能力要通過跨文化交際實現,思辨能力的提高要依托跨文化能力的發展,文化知識和文化同理性是培養和提高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孫有中指出,思辨能力是以跨文化為指向的,提高思辨能力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跨文化交際。在界定了“思辨”與“跨文化”之間的不同關系后,孫有中進一步提出,外語教學與跨文化思辨能力發展息息相關,在外語教學中運用跨文化批判性思維尤為重要。外語教育中踐行“跨文化思辨”要立足于立德樹人的理念,通過課程思政予以實現。隨后,孫有中從三個方面對外語教育中如何實現跨文化思辨育人進行了詳細論證:一要增強使用外語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人文素養和中國情懷的跨文化能力;二要增強通過跨文化思辨,培養文化自信、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國際勝任力的能力;三要通過跨文化思辨的體驗式學習,提高道德修養。在講座中,孫有中結合《新未來大學英語》教材對外語教育中如何實現跨文化思辨育人進行了詳細闡述,重點講解了“體驗式外語學習范式”“創造真實的交際情境”“搭建任務腳手架”“營造愉悅的深度學習體驗”等內容。

    孫有中: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英語教學研究分會會長,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兼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員會會長,中華美國學會副會長,《國際論壇》《中國ESP研究》《跨文化研究論叢》《澳大利亞研究》等期刊主編。主要研究領域:外語教育、跨文化研究、美國研究。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計劃”,國家 “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分享到:
    成人午夜小视频_国产午夜电影在线观看_51免费午夜啪啪_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