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羅忠奎研究員:大尺度土壤有機碳周轉與存儲
作者:地理與環境學院 歐陽德龍 發表日期:2021年05月15日 19:36 點擊:[]
5月10日,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羅忠奎研究員受邀于長清湖校區文瀾樓G210報告廳,為地理與環境學院師生作了題為《大尺度土壤有機碳周轉與存儲》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學院副院長郭篤發主持,來自山東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重慶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魯東大學等科研院所的近200位師生通過線下和線上的方式參加了講座。
羅忠奎對土壤有機碳循環的機制與過程、土壤有機碳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讓大家對土壤有機碳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隨后,他結合自身研究的農田土壤有機碳動態等三個研究案例,介紹了從大尺度看土壤有機碳周轉與儲存及其影響變化。在研究方法以及數據處理上,羅忠奎以澳大利亞農田為例,分析了如何通過模型模擬,并預測未來有機碳的分布狀況。在問答交流環節,羅忠奎對師生的提問進行了詳細解答。
羅忠奎,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0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生態學博士學位,2010-2019年在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工作(Research Scientist)。2015年獲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John Phillip杰出青年科學家獎。Global Change Biology和Agronomy雜志編委,歐盟研究委員會項目、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評審人。長期從事土壤有機碳循環方面的研究,運用大數據分析、模型模擬、數據-模型融合等方法,在土壤固碳潛力和碳收支評估、土壤有機碳周轉過程和穩定性機制、土壤有機碳模型開發與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為土壤固碳、溫室氣體減排和促進農業生產提供了新認知與新策略。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 Geoscience、Global Change Bi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等生態學和土壤學領域國際頂尖或主流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