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聶舟教授:新型重組蛋白分子工具從生物分析到細胞調控

    作者: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 馬巾晴 徐筱琳 孫南 發表日期:2021年04月03日 11:39  點擊:[]

    4月2日上午,由科學技術處、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共同主辦的“學術縱橫·名師名家講壇”活動在千佛山校區1201報告廳成功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聶舟作了題為“新型重組蛋白分子工具從生物分析到細胞調控”的報告。報告由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張春陽主持,化學院部分師生聆聽了本次報告。

    報告伊始,聶舟介紹了該領域的研究背景,他指出生物分析化學需要發展高效生物分子工具,但天然生物大分子存在親和力、活性、穩定性等方面的局限。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采用發展新型生物分子工具、定制化改造及設計天然生物大分子的方法。聶舟首先以2008年、2018年及2020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的研究工作為例,介紹了其“重大挑戰、工具創建、解決方案”的研究思路。他提出FRET熒光蛋白傳感器目前存在合適的FRET對選擇困難、信背比低、有限的識別單元(親和力,特異性)等挑戰。針對這些挑戰,可以對熒光蛋白分子進行合理的分子設計及改造,使其具有新的分子識別功能、新的信號響應開關、新的光譜性質。接著,聶舟生動形象地以“納米餃子:新型多模態成像示蹤蛋白釋放過程的高負載蛋白載體”為例介紹了金屬離子調節的蛋白質自組裝過程,具有超高負載率(是傳統方法4倍以上)、pH-GSH雙響應釋放、熒光/磁共振雙模態活體成像、腫瘤靶向輸送等優點。而后,聶舟詳細講解了其在“基于新型重組酶工具的超靈敏臨床樣品分析”方面的工作,通過構建酶活分子開關,實現響應型酶催化放大。其模塊化設計可耦合多種信號放大系統,檢測限較多肽探針法降低6個數量級,并且可以應用于臨床癌癥組織樣本中基質金屬蛋白酶的活性評估,在臨床樣品分析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最后,聶舟對其研究內容進行了小結并熱情地解答了在場師生的疑問。

    聶舟,湖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青?,F任湖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兼學位辦主任,生物大分子化學生物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近年來以通訊作者在J.Am. Chem.Soc.,Angew.Chem.Int.Ed.,Science Advances,Nano Lett.,ACS.Nano.,Nucleic Acids Res.,Chem.Sci.,Anal.Chem等國際國內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90多篇,近五年論文他引2000多次。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項,受邀為Springer出版社撰寫英文學術專著2章。目前擔任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期刊《分析化學》編委,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RSC Advances》副主編。并入選國內高層次人才計劃,榮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盧嘉錫優秀導師獎等獎勵。

    分享到:
    成人午夜小视频_国产午夜电影在线观看_51免费午夜啪啪_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